广东如何完成模具行业产业升级? |
发布日期:2010-6-17 10:52:40 浏览次数:457 |
|
一面是企业四处找技工,一面却是毕业生大呼就业难,如今的职业教育形势到底是怎么了?从昨天举行的瑶海工业园校企合作对接会上,或许能看出其中的症结所在。
丰厚“彩礼”难招“如意新娘” “我们的产能已经达到极限水平,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员工。”某企业老总直奔主题。“我们现在的实际用工缺口在350人~500人。”另一位企业老总更是直言不讳。与会的多位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受整体经济回暖的影响,现在企业发展势头好,用工需求很大。对接会现场的18家企业共提供了4350个岗位,其中计划用工数在500人以上的就有3家,十多家企业的计划用工人数超过100人。
用工缺口大令企业招工纷纷开出了优厚条件,交社会五险、有绩效奖金、提供住房通讯补助等如今已是基本条件,不少企业还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免费公寓式住宿、健身娱乐场所、生日蛋糕等人性化福利。即使条件优厚,现场多家企业依然声称“招不到员工”,甚至有企业老总表示,对招收员工没有专业限制,只要综合素质好、上手快就要。据介绍,瑶海工业园现有企业390户,现有职工在2万人左右,实际用工缺口尚有5000多人。
守着“水缸”为何没水喝? 瑶海工业园紧邻磨店职教基地,这座建设中的合肥职教城规划可容纳20万学生就读,目前入住学生总数已超过3万人。“守着大水缸为何还缺水喝?”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杰才一语道破天机。“用工难本质是‘结构性用工难’。”王杰才说,合肥市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近年来一直稳中有升,总体看职校生就业并不缺少人,而是缺企业合适的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转型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不能有效结合,就会面临企业需要人才、学校却拿不出人才的局面。
一家化工企业老总王开平说,企业马上要上新项目,用工缺口就达三四百人,可是找到学校时,起初不少毕业生眼光甚高,可一到岗位上却发现“中看不中用”,毕业生和企业都很难堪,最终只能“分手”。据许多有过职校招工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透露,曾经对职业教育有过摸底,结果发现学校教的,早已是企业五年前就淘汰的工艺或技能,职教与实际用工需求严重脱节是导致“用工荒”的根本所在。
把“课堂”开进车间 鉴于瑶海工业园如此严峻的用工形势,经过多方协调,校企双方开始推出诸如“订单培养”、“教学工厂”、“顶岗实习”等模式来针对性培养紧缺人才。校方提出在招生时就和企业签订对口用人协议,用人单位提出用工数量和技能方向,校方为企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企业表示愿意出资在学校建立生产线、实验室,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毕业实习的时候就能直接上岗。“我们今后要把生产线搬进课堂。”某企业老总如是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