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工作 | 创业 | 采购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咨询热线:020-38288137/38288175/38288235/38288091
由于近些时间学员咨询增多,可能造成电话占线,当打不通电话时,请学员使用在线报名。我们会第一时间按排工作人员与你联系,谢谢。
   (18:00至次日早上8:00其间请尽量使用在线报名或在线留言功能,谢谢!)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专业设置 招生信息 校园新闻 师生园地 就业指导   网上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北校区 >> 浅议“关心他人”教育
浅议“关心他人”教育
发布日期:2011-5-16 15:03:37 浏览次数:597

有一则名为《天堂与地狱》的寓言,其大意是这样的:某人想弄清地狱与天堂的区别,于是他先来到地狱,发现尽管地狱里不乏山珍海味,但地狱里的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原因是地狱里的人吃饭用的勺子的把儿都有两米来长,把儿太长,很难将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他又来到天堂,他发现天堂里的人吃饭用的勺子也是把儿两米来长,但天堂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原因在于他们是用勺子把饭菜舀起来,分别先送到别人的嘴里,相互喂着吃。 

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人们只有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生活得美好。这恐怕也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的确如此。自古以来,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是,人类与其他自然界的动物不同。其他动物靠本能弱肉强食地生存着,而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能自觉地选择互助合作的生存的方式。人类能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动物,延续至今,靠的就是聪明地懂得人类不仅存在着竞争,还应当促进合作。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的竞争挑战的态势越发严峻,就连小学生的考试竞争、升学竞争和学习竞争也日益浓烈。如何创设健康的竞争环境已引起了教育者们的普遍关注。要想世界的未来出现更加美好的前景,竞争必须与合作进行有效联结,而合作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学会“关心”。基于此,有教育家预言:21世纪的教育将以学会“关心”为根本宗旨和主要内容。一般认为,“关心”包括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关心学习等方面。 

“关心他人”无疑是“关心”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学会关心他人既是继承我国优良传统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许多革命伟人,许多英雄模范,他们之所以有高尚境界,其道德基础就在于“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既要关心爸爸妈妈,也要关心老师和同学,还要关心邻里和其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首先,学生应学会关心爸爸妈妈。在现代社会,由于独生子女的 

出现,许多家庭患上了“四二一综合症”,即四个老人和一对父母共爱一根独苗,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孩子在家中是“小太阳”,其地位高人一等,受到特殊待遇,觉得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应该的、必须的,自己理应受到周到的照顾;反之,当爸爸妈妈需要帮助、需要安慰时,孩子从没想到要关心爸爸妈妈。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将养成孩子自私自利的个性。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古语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孩子连自己最亲的人尚且不关心,人们还能指望他关心其他的人吗?因此,关心他人应首先从关心爸爸妈妈做起。小学生关心爸爸妈妈,既可以体现在细小的方面,如每天问候下班的父母,主动请父母休息,关心父母的健康,也可以表现为给父母过生日,当父母生病时主动照顾等。 

其次,学生应学会关心老师和同学。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除了家庭之外,其次就是学校。在学校里,学生交往和交流的最主要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可以说,学校就是小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的另一主要社会,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场所。不关心老师和同学的小学生,很难想象他会关心他人。因此,教育小学生关心他人,除了关心爸爸妈妈之外,其次就应该学会关心老师和同学。小学生关心老师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学生懂得老师工作辛苦,应尊重老师劳动,听从老师教诲,特别要虚心听取老师的批评。②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应该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向老师报喜,表示感谢。③提倡学生亲近老师,老师有困难要帮助,老师生病要慰问,遇到节日去看望老师。关心同学则可以是当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给予尽力帮助,同学有病去看望慰问,不要欺侮小同学,不要占同学小便宜等等。 

再次,学生还应该学会关心邻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良好的邻里关系是一种人际美德,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快乐。 另外,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5岁以上孩子就需要伙伴。为了摆脱孩于的“孤独”和“自我中心”,应该让学生搞好邻里友谊,让学生到邻里“串门”,邻居要借东西让学生热情地送去,邻居家有困难尽力去关心帮助,邻居家有病人时能去探访慰问,遇到喜事可以相互祝贺。 

最后,学生应该学会关心其他一切存在困难而需要关心的人。正如前文所言,人类之所以能生存并持续发展,就在于人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关心社会上一切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有难之人,这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是“关心”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总之,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最根本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不能自私,应心胸坦荡、志向高远、爱己更爱人。唯其如此,才是21世纪所需要的人,也才配得上是21世纪的人。

当然,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除了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以外,还应该有科学的方法。在此,笔者建议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关心”教育: 

第一,“正面教育法”。学校可以利用其作为教育基地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式的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由老师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关心他人的思想。再如,学校可以经常请一些有关的专家或先进人物到学校给学生讲相互关心的事例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意义。班主任老师及其他任课教师也应该注意利用其班主任工作或讲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关心他人的教育。 

第二,“体验法”。即开展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转换角色,或身临其境,体验需要关心和帮助时的心情,感受受到他人关心和帮助时的快乐。例如,可以在学校开展“假如我是爸爸妈妈”、“假如我是残疾人”、“当我身处异地身无分文时”等活动,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生存体验等等。 

第三,“交流法”。就是有意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例如,利用班队会或晨会让学生相互交流关心他人的具体事例和感受, 通过同龄人的言行,促进学生形成和提高关心他人的自觉性。 
 
@ 2008-2010 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北校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专网
本站浏览次数:212115次 站长统计:
用支付宝
预交定位学费
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