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教育应该是一部开心辞典”文章,对“教育”两字的感悟更深了。“教育”与“开心”是等同的,只有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开心,教育才是成功的。我想此篇文章对大家会有启发(十分)
教育应该是一部开心辞典
显然,教育应该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心辞典。我们知道,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然而,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没有开心的储存,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的节目——《开心辞典》特别受观众的欢迎。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台节目是少有的益智型的节目;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台节目具有百科全书式拓展视野的功能;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考官——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的个人魅力;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展现人们心理“冰山”之下的一角;还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游戏规划符合台上、台下人们的心理需求,等等。
我认为,这些同志对《开心辞典》的评价都是有道理的。其实,我无意对《开心辞典》特别受观众的欢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我关注是《开心辞典》对教育的启示。事实上,《开心辞典》只有几年的过去,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以,我坚信,教育应该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心辞典”。
问题一,益智是教育的追求之一,为什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失去了开心的冲动呢?毫无疑问,启发式教育、教学,追求的就是最佳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其间包括了智力的发展。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教学并没有使学生开心,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没有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或者说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益智功能被弱化了。换言之,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益智功能,让学生在释放智慧能量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享受成功的愉悦中取得健康的发展,那么,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开心的冲动,而且能够使学生享受到自主的开心。
问题二,拓展视野是教育本身的功能,为什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通过拓展视野为学生发展赢得充分发展的空间呢?《开心辞典》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很多问题是人们知识和经验储存中没有答案的,确实拓展了台上、台下人们的视野。万代师表的孔子,最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学习的是,他老人家尽彼时最大的可能拓展弟子们视野,尤其注重弟子们的自我拓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所以,孔子的弟子们特别乐意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实如何呢?师生的视野似乎都很少离开教室和课本,尽管很多问题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视野之外的,但由于经验和理念的原因,学生已经习惯于用熟悉方式等待老师指导性的处理,全然没有面对陌生的新鲜,以及开阔视野的好奇。自然,我们教育、教学就失去了生机。事实上,我们对学生探求的奇异现象可能所知太少,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探讨所学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从儿童珍贵的生命中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充分挖掘儿童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拓展视野就会成为教师、学生自觉的选择。
问题三, 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不能使用“降低难度”、“求助于现场观众”、和“求助电话” 的游戏规则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我认为。《开心辞典》告诉我们,在“降低难度”的过程中,所谓的问题“障碍”就变得清晰,答题者自我诊断和矫治的水平迅速提高,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在“求助于现场观众”的过程中,答题者的思维得到启迪,信心得到强化;同时,群体的智慧和经验唤醒了答题者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了比较准确的自我评价,从而作出符合自己实际的自我发展的选择;而在“求助电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答题者心理的最重要的 “冰山”之下的一角,相信谁?
显然,教育应该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心辞典。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爱学生,就必须“降低难度”。“降低难度”才可能把握学生发展的实际;“缩短距离”,才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那么我们就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彼时,再苦再累,教师、学生双方都是开心的,我们教育、教学实践,无异于翻阅一本永远全新的“开心辞典”。
我们知道,由于教育者本能的期望,我们的要求往往高于学生发展实际,如果我们善于“降低难度”就可以还目标以本真,最佳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善于“降低难度”就可以给目标以支点,使教师的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如果善于“降低难度”就可以给目标以弹性,构建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天地;如果善于“降低难度”就可以使目标更丰满,强化学生的自强自信意识。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很难在学生发展中展开的,偏离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善于“降低难度”,我们的教育就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心辞典。
经验告诉我们,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求助于现场观众”,那么,我们一定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开心辞典”式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涌动着的生命热情,不仅使求助者的思维得到启迪,信心得到强化;同时,群体的智慧和经验唤醒了求助者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了比较准确的自我评价,从而作出符合自己实际的自我发展的选择;共享的富丰有余的心理资源,拓展一个益智舒心的世界。
显然,教育应该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心辞典。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让使用“求助电话”,让学生自主拓展求助空间,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能开拓到鲜为人知的“冰山”之下。可以想象,“冰山”之下的世界,更加开心、更加美丽。
我们清醒看到,受过去和现实奴役的应试教育,不仅使教育失去了蓬勃的生机,而且让学生学习生活失去了开心和快乐。然而,教育绝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绝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绝不仅仅是汇报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只要我们透彻地把握过去、未来的本质联系,在真正意义上理解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子孙的含义,我们就有根据明天利益选择今天教育的勇气。
不可否认,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学生是开心的;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学生是开心的;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学生是开心的;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学生是开心的;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学生是开心的;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学生是开心的……。
不难发现,开心是教育最为富丰的宝藏,教育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开心辞典的,我们为什么不珍惜呢?